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遵义会议的党课,供大家参考。
有关遵义会议的党课
遵义会议 1 935 年 1 月, 红军占领遵义, 中国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 确 领 导 。遵 义 会 议 成 为 中 国 共 产 党 历 史 上 一 个 生 死 攸 关 的 转 折 点 。
有关遵义会议的党课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前夕,我再次重温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的会 议,生动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遵义会议》观后感优秀作文 5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遵义会议》观后感优秀作文
5 篇【一】
7 月 1 日,是党的生日。在上级党委精心安排下,观看了电影《遵义会议》,意义重大,受益非浅。该片讲述了在遵义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故事,包 括"苏区大撤退"、"湘江之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河"以及"尾声陕北会师"等几大部分,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抗战精神,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通过观看《遵义会议》,使我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危机管理、党内民主、务实与担当的革命精神,我得到三点启示:
(一)坚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和平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优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危险。遵义会议的历史教训深刻证明了这一观点。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加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解决影响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是我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坚持和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一切言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利益至上,是共产党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价值尺度。坚持用这个尺度来"照
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会具有高度的党性自觉。遵义会议上,党的领导人勇于承认和担当,敢于做出正确判断和自我检讨,且充分尊重个人的民主权利,不但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也强调以理服人,这些做法充分发扬了民主团结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各级党组织要实施科学决策、正确领导,也需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纠正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来实现。
(三)坚持革命信仰,前进路上永不掉队
因为有信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何等壮烈!因为有信仰,今天能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党在新时期的重要理论,努力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
今后我们务必勤劳实干,开拓创新。在平时工作中,坚持解思想,勇于开拓创新。
有关《遵义会议》观后感优秀作文
5 篇【二】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有 80 周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也有 60 余载,然而,无论岁月如何飞逝,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 伟大领袖毛将永远活在千千万中国人民的心中,而无数为革命牺牲的红军战士也同样活灵活现的存在于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
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光辉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他们时刻提醒自己如今的国泰民安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使他们抱有奋发图强、勇登世界高峰,成为世界强国的坚定信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贵州省几家单位特联合摄制了以遵义会议前后时期为背景的大型影片《遵义会议》,在上映当天,我司由党支部书记率领数名职工集中观看了该影片。
该影片讲述的是 1934 年 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然而,在长征初期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敌军的堵击, 毛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
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而向敌军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 年 1 月,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在这里举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肯定了同志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以毛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道路的一大里程碑。
该影片展现出那一时期面临的重重困难和领导者当机立断的果敢作风,以及革命先烈不畏艰难的精神信念,遵义会议对于一名遵义人来说更是意义非 凡,使我们时刻铭记历史忆苦思甜,坚定不移追逐信仰。遵义会址对于我们来 说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每一次路经会址时,都仿佛看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看
到了流血牺牲,看到了慷慨激扬,看到了甘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革命者在危机关头的勇往直前。
有关《遵义会议》观后感优秀作文
5 篇【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这首歌回荡在你耳边,你可能回想起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在这当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千心万苦。在毛的领导下,共产党建立起了新中国,此路程中,红军经过许多大省大县,其 中,有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的遵义会议会址。
于是,因为是星期六,我来到文明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当我进入大门我感到革命前辈留下的气息,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红旗街 80 号, 建于 1955 年,是当时的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在 1964 年,毛在此楼房的大门上写了“遵义会议会址”所以在这此后,此楼房就叫遵义会议会址, 进入大门以后可见一座大楼分两层,一楼有走廊,楼房的四面有柱廊,此楼房占地面积 528 平方米。
据说在 1935 年 1 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遵义,1 月 15 日到 17 日,党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法局扩大会议,也就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在极端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这里有一个大厅,在大厅中央有一张长方形木桌,四周有一圈靠背椅。有关人士说,当时,遵义会议就在此处召开的。会址中还有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的办公室和住室。今天,来到此处,我知道了许多知识,收获不小,来到这里我很高兴,虽然脚很软但我觉的只有一个字“值”。
有关《遵义会议》观后感优秀作文
5 篇【四】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电影《遵义会议》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强渡大渡河等几部分组成,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影片放映前,两位艺术家与阳光集团员工们分享了影片创作过程中的点 滴。“历史不应被遗忘。”总制片人于紫菲表示,现在距离遵义会议的召开已 经过去 81 年,漫长的岁月里,这段历史逐渐被人们淡忘。作为电影工作者,有责任还原这段历史,让更多人铭记长征中发生的故事,传承红军长征精神。
于兰导演则讲述了电影拍摄期间令人感动的拍摄细节,“倒下一身泥,站起一尊像”,在拍摄红军长征艰难行军的镜头时,一位年轻演员为了让镜头表现更加真实,一次又一次扑倒在泥水中,“当时镜头已经拍了十几遍,但是这
位演员说,再拍一遍他可以表现得更好,镜头拍摄结束后,演员眼睛里已经全是泥水。”
在拍摄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时,由于演员一上一下铁索非常困难,演员们只能长时间扒在铁索上,场景拍摄结束后,演员们身体是已满是血痕,体力也完全透支,“他们饰演的角色都没有名字,影片中出境时间也很短暂,但他们为了还原真实历史,更好地诠释长征精神,都付出了超常的努力。”
影片在阳光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影片结束后,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部革命题材影片带给阳光职工除了震撼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感动,“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感受到红军长征的无比艰辛,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生活。”一位职工代表说。
昨天下午,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也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影 片,陈丽芬表示,视察遵义时作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殷切嘱 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阳光集团也将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学好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力量,展现红色风采。
有关《遵义会议》观后感优秀作文
5 5
篇【五】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由中宣部重点支持,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遵义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了长征题材的电影《遵义会议》。
该剧编剧、总导演系被誉为“全军第一才子”的刘星,其不仅是我国著名编剧,亦是著名军旅作家。主要演员中,佟瑞欣扮演毛、张京生扮演朱德、姚中华扮演贺子珍、马晓伟扮演蒋介石、于紫菲扮演宋美龄。
电影准确塑造了毛、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人类奇观,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 神。该剧用“苏区大撤退”、“湘江之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河” 和“陕北会师”五大片段再现了那段伟大的历史。
电影《遵义会议》于今年 5 月初开机拍摄,农历二一六年八月初九在同步 在遵义、延安和陕北上影。近日,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 3658 个院线影院同 步上映(其中贵州 153 个影院)。遵义中心城区大地影院、世纪星光影城、盛凰影城、橙天院线、星力城等地和各县(区、市)影院均可观看。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电影《遵义会议》以艺术的形式,讲述了在遵义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故事,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全貌, 塑造了毛、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表现出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电影《遵义会议》旨在激励更多人了解、重温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教材;是“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成功典范。10 月14 日下午,阳光集团职工之家影院座无虚席, 重大历史革命题材影片《遵义会议》在此举行“阳光首映式。
该影片由于紫菲担任总制片人,于兰担任导演。于紫菲,海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军文艺汇演三连冠节目主持人 奖,三连冠特别贡献奖,连续多年主持“双拥”晚会,多次主持国家级重大晚会。
有关遵义会议的党课
遵义会议精神党课讲稿示例
Word 文档可编辑
遵义会议精神党课讲稿示例
黔北重镇遵义,红花岗区子尹路 96 号,一栋民国风格、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坐北朝南,临街而立。
85 年前,一群从绝地险境千里奔袭的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在这里歇住脚,思索并探讨仗要怎么打、路往何方走,这就是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遵义会议。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遵义会议,写下了红军长征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这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扔掉洋拐杖,喊出中国革命斗争的成功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的口号;也是在这里,起先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心领导集体,标记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革命航船起先拨正航向。
2022 年 6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设馆,他深刻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宏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详细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决正确的政治路途和政策策略、建设坚毅成熟的中心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珍贵阅历和重要启示。
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阅历,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线,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近百年的岁月消逝,苍茫大地早已换了人间,中国共产党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然而,那些牢记在心中的壮举、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永载史册的珍贵阅历都已熔铸成恒久流淌在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符号与基因,如星辰北斗,熠熠生辉。
志向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遵义会议前夕,党和红军陷入极度危难之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依据地丢了,一路上被动挨打,红军从长征初期的 8.6 万人经过湘江战役后锐减到 3 万人,前有重兵堵截,后有敌军围追,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生存环境非常险恶,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急。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样同甘苦,革命志向高于天。
面对危急和困难,从党的领导人到一般战士,都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国苏维埃革命他是不能歼灭的,他是不能战胜的,并发出成功必定是我们的豪迈号召。
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王志力说,正是靠着对崇高革命志向的矢志坚守,才使遵义会议得以召开,错误路途得以订正,党中心和红军才得以转危为安,中国革命才得以化险为夷。
崇高的志向、坚决的信念,恒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凭借志向信念的指引,党团结带领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形象地说,志向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志向信念,志向信念不坚决,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022 年 11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心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生动地比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决志向信念,推动志
向信念教化常态化、制度化,补足精神之钙: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究竟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志向和崇高追求。
2022 年 9 月 23 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成功 80 周年主题展览在这里实行。习近平总书记追昔抚今: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志向和事业没有变。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简单的、皆大高兴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形势环境改变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冲突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信念动摇是最危急的动摇,志向信念滑坡是最危急的滑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
时隔 20 年重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推选,首次以中共中心名义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制定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授予方法全部标准中,第一条也是第一位的,都是信念坚决。
面对纷繁困难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深刻改变的社会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志向信念教化,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解决好这个总开关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坚决志向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重温历史,是对初心的叩问。今日,多数共产党人高擎志向信念的火把,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为我们这个时代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用胸中燃烧的火焰暖和群众的县委书记廖俊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倒下的黄文秀,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32 年坚守开山岛、只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王继才他们把志向信念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用赤诚之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奋斗和牺牲标注奉献与担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激荡起催人奋进的力气。
共产党人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遵义会议纪念馆内的展陈史料牢记了这样一刻:遵义会议精神传达到各军团、师、连队时,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各级指挥员、战士们都激烈得难以自抑,泪水与雨水交融迸流。
此前,党内曾一度出现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阅历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党和红军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遵义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订正了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做法。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在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心实事求是的正确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稀奇兵,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到处赢得主动。特殊是 1935 年2 月,红军夺取娄山关,二占遵义城。这一长征以来的重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贵州省委宣扬部常务副部长、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探讨员徐静说,遵义会议和长征成功体现着知行合一的完整过程,正因
为遵义会议确立了科学思想的指导地位,长征才能抵达成功的终点。
20 多年后,1958 年 11 月,当年与会者之一的邓小平同志故地重游,在此伫立良久。再过 20 年,一场气概磅礴的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我们党历史上又一次宏大转折,饱经风雨的共和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
2022 年 12 月 18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隆重实行。回顾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 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英勇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新的珍贵阅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八洞村,湘西一座一般的小村庄。2022 年 11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确立脱贫方略,为脱贫攻坚供应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近年来,遵义从自身状况动身探究如何变更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领先在贵州实现整市脱贫,既堆起了金山银山,又守住了绿水青山。
同样,作为曾经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贵州精确把握脱贫之势,精准推动脱贫之事,演绎了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贵州战法,探究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从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安徽金寨,从陕西梁家河的窑洞到革命老区井冈山,从河北张北困难群众家到四川大凉山深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踪迹踏遍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质朴情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实践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反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要求推动改革发展、制定方针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都要充分体现这个基本国情的必定要求,坚持一切从这个基本国情动身,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中国的事情必需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见、自己来处理
夏日的青翠从乌江谷缘延长到大娄山脉,赤水与习水在遵义交汇。
85 年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也在这里交汇,它们汇入的,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历史表明,中国革命斗争的成功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由党依据中国的实际自己来作确定。
从毛泽东同志主见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详细道路,到邓小平同志宣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需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见、自己来处理。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究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决信念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铿锵有力。
和时间赛跑,让幻想放飞。
现代化在当今中国驶出了加速度,从奔驰的复兴号高铁到国产航母下水,从国产大型客机振翅高飞到大型两栖飞机AG600首次腾空,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井喷问世,迈入新时代的中国,正以充溢中国符号的表达,日新月异地书写着现代化的新史诗。
我们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倾力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为世界拓开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一次次主场外交,呈现大国领袖风采,尽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从首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到阐述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等理念,再到搭建一带一路等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擘画与推动,在世界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沿着独立自主之路,我们阔步迈入中国之治的新境界。2022 年至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共出版三卷,面对全球出版几十个语种、
版本,持续热销,成为国际社会解码中国道路的一扇思想之窗。
西班牙塞维利亚高校教授弗朗西斯科西埃垃说,当前世界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中国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正在越来越生动地影响和变更着世界。
从成功走向成功的保证
突破!攻克!飞夺!
85 年前,成功的序曲在遵义奏响,有了坚毅领导、有了正确路途,红军从遵义动身,突破乌江天险、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恰如朱德同志的诗句:群龙得首自腾翔,路途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订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起先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同志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以遵义会议召开为标记,我们党起先逐步形成稳定的领导集体和核心,有了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在政治上起先走向成熟。我们党近百年峥嵘岁月深刻昭示:一个成熟的具有核心领导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具有确定性作用。
2022 年 10 月 24 日,秋阳暖人,丹桂飘香。见证过多数历史性时刻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再度书写下浓重的一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党的旗帜上,又增加了一道真理的光线。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心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心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有视察家评价,这标记着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成熟、更加坚毅、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
宏大斗争,宏大工程,宏大事业,宏大幻想,紧密联系、相互贯穿、相互作用,其中起确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宏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作为一个有着 9500 多万名党员、46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 14 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毅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关系重大、确定全局。
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踏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途教化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化、两学一做学习教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内政治生活焕发新气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坚毅坚决有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努力,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呈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
奋进新时代,壮阔东方潮。当今世界正经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关键时期。接着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加四个意识、坚决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才能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跨越雪山草地,攻克娄山关腊子口,中国号巨轮才能劈波斩浪、直济沧海。
从历史走向将来,从成功走向成功。在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遵义会议精神在时空的深处历久弥新,永放光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有关遵义会议的党课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背景
遵义会议是指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由于“左”倾错误领导人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致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在长征中,红军虽然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折损过半。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大部分领导人的赞同。于是,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1934 年 1 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
遵义会议会址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 年 1 月 7 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遵义会议出席人员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政治局后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会议成员扩大到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当时担任《红星报》主编、在会议中被选为党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华夫)、翻译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
遵义会议的内容
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低位。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指出军事上领导错误是李德、博古、周恩来 3 人,而李德、博古负主要责任。
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不久,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又称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任团长。
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路线问题,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并逐步走向胜利。
党的两个历史决议都作了高度评价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从中国实际出发,引导党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展开了农村中的斗争。经过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努力,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坚持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正确的道路。由于指导思想符合实际,各地红军、游击队和他们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都欣欣向荣,在斗争中取得了许多胜利。整个革命局面是比较好的。党的组织和红军队伍都曾发展到30万人。但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者由于共产国际领导人的支持而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后,完全否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和路线,排除了毛泽东同志对党和红军的领导。在几年中,错误领导把一个好端端的革命局面破坏掉了,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损失,直至造成红军被迫退出南督革命根据地,并在行军中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灭的危机。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育了党和红军中的大多数高级干部,使大家觉悟和团结起来,积极要求纠正"左"倾错误。主要由于毛泽东同志的推动,党中央在紧急关头召开遵义会议,坚决纠正了当务之急的党在军事上的错误,这就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在党内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明确指出,由于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造成了红军反对第五次"围剿"战争的失败和在退出苏区后继续遭到的严重损失。遵义会议在极其危险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从此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次会议,就不可能在国民党军队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取得红军长征的胜利,也就很难设想后来能取得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因此,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期间曾深情地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
遵义会议的意义 首先,遵义会议的召开,是毛泽东正确主张的一大胜利
一九三四年十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我中央红军主力八万余人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当我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以后,国民党蒋介石就布置了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妄图将我军一网打尽。在这种极其危险困难的环境下,我军指战员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经过三个月的连续艰苦作战,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边境地区,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进入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一九三五年一月七日,我军占领遵义城。一月九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随军委纵队进入遵义。这一阶段,我军的损失是惨重的。当红军到达遵义时,损折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其主要原因就是“左”倾错误领导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他们把这样一种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的突围行动,变成了“基本上不是坚决的与战斗的,而是一种惊慌失措的逃跑
的以及搬家式的行动。”(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遵义会议))对于为什么退出中央苏区,当前任务怎样,到何处去等基本任务与方向问题,他们“始终密而不宣”,不但没有“在干部中与红色指战员中进行解释的工作,而且甚至在政治局的会议上也没有提出讨论。”(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遵义会议))他们的战略方针不放在争取必要的、有利的时机歼灭敌人,而是采取一种“战略避战主义”,他们幼稚地认为“红军一定要达到了指定地区(湘西),放下了行李,然后才举行反攻消灭敌人,否则是不可能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遵义会议))结果使红军在与敌人作战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经常遭受敌人打击而受到巨大损失。
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面前,红军指战员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推行了“左”倾错误路线的结果,因而产生了对“左”倾中央的怀疑不满以至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湘江战役后,这种情绪达到了极点。与此同时,原来一些犯过“左”倾错误的同志也在毛泽东的说服下和实际教训面前醒悟过来,转而反对“左”倾错误。
对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早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就多次提出过意见,军委内部也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博古、李德不予采纳。过了湘江后,毛泽东提出讨论失败的问题,于是从老三界争论到黎平,从黎平又争论到遵义。在黎平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争论得很激烈,中心是关于红军的战略方针问题。李德主张红军在黔东北与敌人硬拼,毛泽东主张红军向黔北走,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当时主持会议的周恩来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逐渐取得了多数同志的拥护。毛泽东说服了中央许多同志,首先取得了王稼祥、张闻天的支持,终于“在遵义会议前夜,就排除了李德,不让李德指挥作战”(周恩来:一九七二年六月十日《在批林整风汇报会议上的讲话》)。这样,遵义会议才得以召开。正如陈云同志传达会议情况时所说:“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集,是基于在湘南及通道的各种争论而由黎平政治局会议所决定召集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见中共党史资料第三辑)毫无疑问,会议召开的本身是毛泽东正确主张的一大胜利。
第二,遵义会议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作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
根据陈云同志的手稿,遵义会议的目的有二:“(一)决定和审查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检阅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见中共党史资料第三辑)
会议开始,由博古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它竭力为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错误军事领导作辩护,把失败的原因统统推到客观上去,诸如“帝国主义对于国民党的帮助,白区反帝与革命运动不能与红军战斗配合,苏区周围的游击战争与白区工作的极端薄弱等等。”(《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见中共党史资料第三辑)引起与会同志的不满与反对。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他切中要害地批评了“左”倾领导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先是冒险主义,继而是保守主义,然而是逃跑主义。“其他问题暂时不争论”,“很多人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拥护。
经过三天的讨论,会议通过了由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等发言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遇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在军事指挥上基本是错误的”,而军事领导上的错误,“A(即李德)、博(即博古)二同志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遵义会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扩大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
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见中共党史资料第三辑)这是考虑到四川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比黔北好的原故。
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取消了“左”倾错误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这在当时是一个生死攸关、急待解决的问题。遵义会议使党和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保存下来,改变了行动方针,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这是一个转败为胜的转折点。
第三,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
遵义会议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改组了中央领导。会议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指朱德)、周(指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见中共党史资料第三辑)遵义会议结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时又决定“以毛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见中共党史资料第三辑)以后在一九三五年二月五日,行军在云、贵、川交界的一个叫鸡鸣三省的地方宿营时,常委分工又决定洛甫代替博古负总责。到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一日,红军在鸭溪、苟坝一带活动时,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这是当时“全党全军最重要的领导机构。毛泽东同志进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表明了新的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全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关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见中共党史资料第六辑)博古后来回忆遵义会议时说:“因有遵义会议毛主席挽救了党,挽救了军队。教条宗派统治开始完结,基本上解决问题。”
在遵义会议以前,右倾或“左”倾错误领导先后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使中国革命不断遭到挫折。而在遵义会议以后,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都逐步统一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希望。历史证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在遵义会议以前,那种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经验神圣化的倾向,对我党的影响是很深的。加之在组织关系上,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就使中国共产党难以独立自主地依据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本国的问题。党的许多决定往往都与共产国际的指示或共产国际的代表有关。而遵义会议则打破了这个常规,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问题的先例。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与行动方针,独立自主地选择了自己的英明领袖,独立自主地解决了组织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问题。遵义会议大胆地解...
有关遵义会议的党课
回顾上一讲《血战湘江》 , 你还记得湘江附近人们流传的那句话吗?
三年不食湘江鱼, 十年不饮湘江水。
在湘江战役之后, 这附近很多人, 都不吃湘江里的鱼。
为什么?
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 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 最关键的一仗。
请问:如果你连续好几次考试考的不好, 你下来会怎么做? 或是你很欣赏某个男孩后女孩, 想和他做朋友, 可是你却老是被人家拒绝, 你下来会怎么做?
答:
反思、、、、 越挫越勇 湘江之战以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多人骤减至三万多人。
幸存下来的红军官兵悲愤交加, 大家心中都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路不能就这样走下去, 仗也不能再这样打了, 红军必须改变现在的被动局面。
遭受重大损失的中央红军怎样才能像凤凰涅槃一样得以浴血重生呢? 遵义会议就是转变红军历史命运的分水岭。
那么, 遵义会议召开之前, 中共中央高层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会议将选在哪里召开? 都有哪些人参加了会议? 不同政见的交锋又将如何展开呢? 会议的最终决议是什么? 哪些人的命运将随着这次会议发生巨大改变呢?
遵义会议的召开, 是在主客观条件都相对成熟之后的必然结果。
主观条件是:中央红军的全体官兵还有中共中央决策层的大部分成员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的愿望。
实际上在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 中央红军官兵已经对博古和里德的指挥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博古:
原名秦邦宪, 江苏无锡人, 1 931 年 9 月-1 935 年 1 月, 秦邦宪为中国共产党实
际最高领导人, 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博古在六届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和常委, 深受王明路线影响, 负责上海临时中央的领导。
1933 年初迁到瑞金, 对中央苏区的影响更大。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 因盲目听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 使红军伤亡惨重,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博古在遵义会议后虽然失去了最高统帅地位, 但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
里德:
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 奥地利人。
在指挥红军作战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战术, 反对游击战, 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致失败。
红军长征开始时, 是军事最高领导三人团成员之一。
1935 年 1 月, 在遵义会议上被撤销指挥红军的权利。
然后, 遵义会议召开的客观条件也具备了, 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以后, 进入了,湖南、 广西、 和贵州三省的交界地带, 往哪里走, 在红军行军的方向上产生了重大的偏歧。
所以湘江会议以后, 在艰苦的行军路上, 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
通道会议, 黎平会议、 猴场会议。
博古和里德的指挥连续遭到了集体抵制。
从某方面来讲, 这三次会议可以算是遵义会议的三次小小的预演, 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造成了有利的政治氛围。
看地图:
所以, 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还有一个客观条件是:
中央红军顺利的度过了乌江天堑。
当时贵州军阀是王家烈。
你知道王家烈是谁吗?
王家烈:
国民党贵州省政府主席, 兼国民党 25 军军长。
25 军就是黔军,“黔“就是贵州的简称。
相对战斗力比较弱, 号称双枪兵。
为什么叫双枪兵呢?
双枪兵:
每个官兵都有一支步枪, 还有一支抽鸦片的烟枪。
由于黔军的涣散, 于是, 红军果敢的突破乌江。
所以说, 遵义会议无论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1935 年 1 月 15 日, 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一共有22 人。
图上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候补委员。
遵义会议的两个议题:
1、 中央红军下一步行动的决策
2、 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它结束了王明“左” 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中国革命, 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 胜利地完成长征, 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会议。
在极端危险的时刻, 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有关遵义会议的党课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博古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一、 会议背景
1934 年 1 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遵义会议会址(图一)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 年 1 月 7 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二、 参会人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秦邦宪(1907 年-1946 年)又名博古,1926 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
遵义会议朱德(1886 年-1976 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
陈云(1905 年-1995 年)学徒工出身,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长征开始时为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治委员,遵义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
张闻天(1900 年-1976 年)又名洛甫,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任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893 年-1976 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毕业,中共一大代表,中共三届中央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周恩来(1898 年-1976 年)曾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
王稼祥(1906 年-1974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邓发(1906 年-1946 年)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
刘少奇(1898 年-1969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长征开始时为红八军团中央代表,黎平会议后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
何克全(1906 年-1955 年)又名凯丰,共青团中央书记、长征开始时为红九军团中央代表。
参加会议的其他 人员 刘伯承(1892 年-1986 年)红军总参谋长、军委纵队司令员,遵义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旧址李富春(1900-1975 年)中央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林彪(1907 年-1971 年)红一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1899 年-1992 年)红一军团政治委员。
彭德怀(1898 年-1974 年)中央候补委员、红三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1907 年-1998 年)中央候补委员、红三军团政治委员。
李卓然(1899 年-1989 年)红五军团政治委员。
三、 会议起因
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 2、红 6 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1934 年 12 月 12 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多数同志赞成毛泽东的主张,但李德等人拒不接受,坚持到湘西去。15 日,中央红军占领贵州黎平。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经过激烈争论,会议接受毛泽东的意见,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遵义会议略方针之决定》,决定在川黔边创建新的根据地。黎平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改变了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使红军避免了可能覆灭的危险。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分两路向黔北挺进,连克锦屏等 7 座县城,于 12 月底进抵乌江南岸的猴场。12 月 31 日晚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在猴场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首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然后向川南创建川黔边新的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会议还决定,"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以加强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这个决定,实际上剥夺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1935 年 1 月初,中央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过乌江,1 月 7 日晨,红军先头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1] 截至此时,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已达 4 年之久,给党和红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还在中央苏区时,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产生怀疑和不满,一些军团指挥员在作战电报、报告中提出批评意见,有些同志甚至同李德发生激烈的争论。毛泽东等也多次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但都没有被接受。长征开始后,随着红军作战迭次失利,特别是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使这种不满情绪达到顶点。党和红军的许多领导人和广大干部战士,从革命战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战略转移中遭受的挫折,是排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强烈要求改换领导,改变军事路线。毛泽东在行军途中对王稼祥、张闻天及一些红军干部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向他们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开始以来中央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得到他们的支持。周恩来、朱德与博古、李德的分歧越来越大,也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
这时,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形势下,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的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同时,中央红军攻占遵义,把敌人的几十万追兵抛在乌江以东、以南地区,取得了进行短期休整的机会,也为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 会议经过
遵义会议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委托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由常委审查通过。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当时应无常委之说),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大体完成。[3] 五、 会议内容
遵义会议的内容 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5)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
《决议》主要内容 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主要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个决议起草后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八日政治局会议通过",2 月 16 日中央油印印发了这个决议。
《决议》否定了博古的报告,认为基本上是错误的。《决议》列举大量事实,说明红军在主观上、客观上均具备粉碎第五次"围剿"的条件,明确指出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
在敌人采用"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战略战术"的情况下,我们的战略战术应该是决战防御(即攻势防御),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地去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以各个击破敌人,以粉碎敌人。然而。我们却以专守防御代替了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了运动战,并以所谓"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来支持这种单纯防御的战略路线"。以分散兵力的作战方针代替集中兵力的作战方针,违背了我军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的基本原则。放弃诱敌深入的方针,而搞"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造成严重损失,使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
《决议》指出,政治上,"左"倾机会主义者提出"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没有利用敌人内部的第一矛盾冲突,拒绝援助福建事变,丧失了打破"围剿"的良机。
《决议》指出,在战略转变和实行突围问题上,"左"倾机会主义者同样犯了原则错误。"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在干部中群众中关于这种战略转变没有解释,组织庞大的后方机关使行军作战受到困难,使所有的部队变成掩护队。
《决议》指出,在领导作风上,"华夫同志恶劣的领导方式",在军委内造成了不正常现象,博古同志不但不批评纠正、反而支持。他们的错误是"严重的政治错误"。
《决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要求红军迅速完成从阵地战到运动战的转变,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为创建新的根据地而斗争。
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改为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
遵义会议指出军事上领导错误是李德、博古、周恩来 3 人,而李德、博古负主要责任。
六、会议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