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运动员的“兴奋剂”

摘要:各种营养物质对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负荷量大的运动与营养物质的及时补充密切相关,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兴奋剂”。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为抓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提供科学理论性的帮助。

关键词:营养支持;合理补充;体育运动;兴奋剂

生命的存在,有机体的生长发育,各种生理性活动及体育运动的进行,都有赖于机体内物质代谢的完成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一定的新物质,这种获得和利用新物质的综合过程称为营养支持。

一、体育运动与营养支持的关系

体育运动和营养支持都是维持自身健康的重要因素,营养构成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运动可以增强机体活动的功能,合理的营养可以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和减轻其程度。如果运动缺乏必要的营养保证,体内消耗的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偿,会引起身体消瘦,体力下降,运动能力降低,抵抗力弱,从而导致运动性伤、病、残的发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与合理的营养支持相结合,能更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水平,并加速运动后的体力恢复。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及业余训练的总结得出,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成为运动员的“兴奋剂”。

二、补糖及蛋白质要及时

在运动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体肌肉活动量极大,能为肌肉提供最直接、最迅速的能源物质的就是三磷酸腺苷(ATP),但人体内ATP的储存量很少,仅能维持几秒钟的剧烈运动。ATP消耗后需体内不断合成,而糖是剧烈运动中ATP生成的主要基质,所以应及时补糖。

对专业运动员而言,应注意运动前、中、后的补糖,对业余运动员而言,注重运动后的补糖就可以了。运动后运动员开始补糖的时间越早越好,理想时间为运动后每间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动后6小时以内,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补糖效果最佳,使用葡萄糖有利于合成肌糖元,效果就非常好。另外,运动后也可从饮食中补充,比如米、面粉、高粱、豆类等,根茎类的也可以,如白薯、土豆等。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初期,常发生负氮平衡,甚至运动性贫血,所以平时训练时饮食应增加蛋白质的投入,可以多吃奶和奶制品、肉、禽、蛋、鱼、水产品、豆和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

三、合理补水至关重要

水对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运动员在高温、大运动量情况下训练和比赛,大量出汗而未及时补充水分,容易造成运动脱水。很多人认为补液只能在运动结束进行,怕出现胃部不适和排小便等情况,影响比赛成绩,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只要科学补液,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出现。

运动前补充的饮料可含有一定量的电解质和糖类饮料,补充的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运动前两小时可饮用400~600毫升的电解质和糖类饮料。要少量多次摄入,每次100~200毫升,分2~4次摄入。但是不要在短时内大量饮水,否则会造成恶心和排尿,对运动训练或比赛不利。运动后也要进行补液,但也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切忌暴饮,应补充糖和电解质等运动饮料,以促进体能恢复。不能只饮用白开水,白开水虽然解渴,但过多饮用可造成血浆渗透压的降低,增加排尿量,延缓机体的恢复过程,还有可能稀释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

四、赛前饮食要科学

在赛前一周应逐渐减少运动量,直至赛前一天休息,同时逐渐增加膳食中的总糖量至总热量的70%,并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等食物的摄入,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物是酸性的,会使机体偏酸性,促进疲劳的提前发生。可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一些容易产生气或延缓胃排空的食物,如干豆、含纤维多的粗杂粮、韭菜等,同时要少食用辛辣食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比赛当天,进食的食物体积和重量要小,且容易消化吸收,不宜换新的食物或改变饮食习惯,以防肠道不适或腹泻。赛前喝咖啡和浓茶也不可取,易在比赛中引起其利尿的作用,含有乙醇的饮料更不可饮用,因为乙醇会延缓反应时间,影响各器官运动的协调能力。

近几年来,参加学校业余训练的运动员,年年在市级以上比赛中稳居第一。总结原因,一方面除了在训练中注重科学训练的方法以外,另一方面在训练中注重运动员的营养搭配,确保他们运动前、中、后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和运动能力。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营养学基本知识,更要有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推荐访问:兴奋剂 运动员 营养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