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之歌》教学设计

当音乐进入电影创作活动,成为多种电影元素之一时,它就纳入了电影美学的内部。与单纯的音乐有所不同,电影电视剧音乐起到了深化主题、抒发情感、塑造形象、渲染气氛、强化影片结构、参与剧作等作用。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并具备了欣赏音乐的能力。通过这节课,指导学生学唱歌曲并能够把音乐与古典名著的主题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通过音乐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实践。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送别》。

2.欣赏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梅》。

二、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送别》,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讨论能够对由四大名著改编的歌曲及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作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影电视剧中的作用。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4.教学难点:体会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师生讨论所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的音乐。

2.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播放《送别》的录音,教师解读音乐。

《送别》是20世纪初我国的一首学堂乐歌。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为送好友回中国,以此来表达他的离别之情。李叔同是早期的音乐教育家,他为我国音乐、美术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海峡两岸和东南亚的文化界、宗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整曲《送别》,沿婉约一派,清新淡雅,情真意切,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曲谱借用了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歌曲《旅愁》的旋律,那种痴情,那种哀怨,那种眷恋,统一于《送别》的歌吟中,珠联璧合,画意诗情,相得益彰。全词韵字——边、天、山、寒,即an韵,皆读平声韵,声音亮丽。第二节开头两句,换一个uo韵,无呆板之感,和谐优美。

4.发声练习,学唱《送别》。

5.讨论。

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全班完整地合唱这首歌曲。

四、欣赏

1.讨论四大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出由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中的音乐。

2.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梅》片断,激发学生兴趣。

3.教师解读。

《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充满英勇之气,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险阻、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宽广抒情,同时具有雄浑、古朴、苍劲、慨叹等情绪,学生练习时可以自由选择处理,充分发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好汉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而《枉凝梅》塑造的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二者区别很大,在音乐上有很大的体现,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4.讨论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电影和电视剧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音乐为影片增色,让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心境以及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好的电影电视剧音乐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的内心得到震撼。具体说来,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有抒情、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说明时间和环境、渲染气氛、加强节奏等。

五、升华与延伸

1.选一名同学以领唱的形式演唱《好汉歌》,让同学们共同合作,形象地完成这首歌曲。

2.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带来展示,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一起探讨。

推荐访问:银屏 之歌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