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究

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究 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究张英四月天小学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青少年的顺利发展关乎祖国的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究 ,供大家参考。

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究

  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究

  张

  英

  四月天小学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青少年的顺利发展关乎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青少年时期的儿童有着其特殊的特点,比如,自我意识迅猛发展,认知旺盛,记忆力好、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又富于想象;情感丰富且不稳定等;具有极强的逆反心理等。这段时期对于人的整个成长期来说也是一个明显的反抗期,主要表现为:观念上的“碰撞”,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青春期烦躁等。而反抗的主要指向多为父母。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生理方面:身体成长、生理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方面:自我意识飞速发展,使青少年进入“心理断乳期”;社会因素方面:对独立自主人格的追求。

  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教育,而法治思维的方式和法治信仰的形成关键在学校,作为新时期基层教育工作者,面对青少年的这个反抗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去研读每一位孩子,发现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一直以来,这也是学校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以提高青少

  年知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为目的,不断拓展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第二课堂,通过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体验教育和维权保护等载体,抓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引导青少年主动、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教育,提高学法的实效性,我校积极贯彻上级目标,把法治教育列入课程计划,确保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宣传作用。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

  加强法制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是在骨干学科中凸显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成长教育课》中,做到了计划、教材(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采取适合小学生接受能力的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学年末对学生进行学法知识检测,并记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守则》等法律法规常识的知晓率达90%以上。

  二是相关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充分挖掘语文、科学、体育等学科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法治文明、公平正义、恪守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例如,语文课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渗透崇尚公平正义、违法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光荣等教育;科学课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体育课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等等。

  三是利用灵活多样的学校课程教育进行法制教育。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参与法制实践与宣传,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群体生活的能力、按规则办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了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利用灵活多样的学校课程教育进行法制教育。

  学校通过召开学法班会、观看视频、布置家庭学法作业、法制讲座、法治黑板报、开展法律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班会主题活动中,有视频

  、有讨论,通过法律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事例相结合,更利于孩子理解,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甚至仍意犹未尽,利用下课时间,继续追问法律相关问题,表现出对学法护法的浓厚兴趣。不同形式的学习从不同角度增强了孩子的法律意识,为孩子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奠定了基础,从小树立要做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二)重视家庭法治教育,加强家校合力

  家庭在法治教育中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作用,我们着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运行机制,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经常性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不断丰富和提高学生家长的法律知识与法治意识,形成“一人学法、全家参与”的学法模式。同时,通过家长学校、校讯通、班级QQ群、微信群等形式,将法治宣传教育内容送到每个学生家庭中,营造互帮互学、和谐幸福的法治环境。

  (三)丰富活动载体,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学校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的职能,我们还抽时间为青少年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解读法律法规,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工作中,充分利用“3·15”“5·4”青年节、暑期等纪念日或假期,通过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手册,制作法治宣传展板,讲解典型案例等形式,提高了青少年对法律援助制度的知晓率。同时,畅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指派未成年人申请的法律援助案件。

  每年开展?“三生

  四爱

  五心

  五好”主题教育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全体师生之中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深入开展?远离毒品、拒绝邪教?活动,并将活动拓

  展延伸到校外、社区、家庭,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学校设立有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观看一次法制专题教育影视片、一次征文竞赛、一次安全手抄报展评等活动;每学期都定期开展了不少于两次的以普法为主题的专题班队会;定期开展了以防震、消防等为内容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我防范救护意识与应急能力;定期邀请法制专家进校作专题报告与典型案例分析,每学年至少邀请法制专家及校外法制辅导员(公安、消防、交通、工商等部门)到校进行交通、消防、禁毒、人身伤害、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举办相应的图片展,组织师生观看,强化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成效。

  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义重大。

  一、青少年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青少

  年犯罪已逐渐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究其犯罪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失调。例如单亲家庭增多,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母爱,相当一部分对子女失去管教或管教不严,使他们浪迹社会,到社会上寻求温暖,而被犯罪分子所用;也有一些家长自身素质差,不良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或简单粗暴,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甚至丧失,导致子女自私、偏激、冷漠、自卑,思想和行为易走向极端。形成反社会人格,家庭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原因。二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充斥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以及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腐败现象等不正之风,直接侵害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三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学校对后进生和差生缺乏耐心、关怀和帮助,批评多、鼓励少,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甚至厌学、逃学、辍学,有的甚至视为包袱,竟令其退学或开除,将其过早地推向社会,致使他们走向犯罪。四是青少年自我约束能力低。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判,青少年身体生理发育出现早熟现象,而其心理成熟滞后,缺乏独立自理、自我约束、辨别是

  非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向家庭、学校、社会敲响警钟,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波及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社会各界,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尽管提了很长时间,但目前在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中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认识不到位。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受制于社会、家长及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升学率上去了,可“一好遮百丑”,学校就是“先进学校”,不愁生源,雨后春笋般的“特色学校”,“改制学校”,“名校”,都来自升学率。(二)、青少年法制教育实效不明显。现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头轻举动,重灌输轻实效,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存在着上面重视下面忽视的情况,有的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了法制课,但被“挪为他用”的现象时常发生,更有学校还没有开设法制课,有的学校自己有了兼职老师,但兼职而不问,徒有虚名。(三)、施教者学法不够。扎实推进普法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两部专门法律,但扪心自问,包括家

  长、老师在内的施教者对这两部法律知之多少,可以说,绝大多数人知之甚少。(四)、青少年法制教育经费缺乏,也很大程度影响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一)、提高认识,齐抓共管,高度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结合反映。(二)、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大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是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础环节。(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

  。一是形式多样。加大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二是亲身体验。开展实践实地教育活动,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三是有的放矢。开展各类法制创建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制素质。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不仅需要多年法律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法治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四)、净化环境,惩教结合,努力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减少和排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显得格外重要。

推荐访问: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 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研究 宣传教育 法治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