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7篇)

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7篇)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四个历史时期:党的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7篇),供大家参考。

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7篇)

篇一: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四个历史时期:党的百年奋斗的辉煌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救国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完成立国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

  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推动富国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开启强国历史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篇二: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篇三: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深入推进自我革命论述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坚持自我革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坚持自我革命”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决议》把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分为四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环境,革命和建设的具体任务也不同,但都将自我革命精神贯

  穿始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战争

  与革命的环境中,为了将一个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推进自我革命。如: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自我革命树立了榜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通过自我革命转危为机的优秀政治基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党内居功自傲、贪图享乐等消极情绪有所抬头,少数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诱惑,倒在了“糖衣炮弹”的攻势下,严重危害党群关系,破坏执政根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经验和做法,把“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先后进行了全党整风运动、基层组织整顿、“三反”运动、整党建党运动等。此外,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监督体系,强化党内纪律建设。通过一系列自我革命的有效措施,中国共产党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纠正了思想偏差,改进了执政党工作作风,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党员干部滋生的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从而密切了党和人民的关系,改进了党的作风,有效纯洁了党的组织肌体,提升了执政党自我革命能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自我革命的基本做法,并结合新时期的具体国情和党内的具体实际,紧紧围绕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创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路径和模式,从而将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命运、民族前途和人民幸福的高度,根据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全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继续继承和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在力度、广度、深度上前所未有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强调“通过自我革命解决党内问题,克服难题和挑战,不断完善自身”。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意志,坚持刀刃向内,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要求管党治党落小落细落实,有效化解了党内的危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历史新征程。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品格和独特优势

  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是中国共产党贯彻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求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时代性、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与时俱进、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具有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深刻嬗变,在毫不懈怠的自我革命中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断涵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从而始终拥有强大的政治力量。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特殊优势。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新时代,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自我革命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自我纠错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进入了极其难得的黄金发展时代,同时也面临极其复杂而严峻的、来自国际和国内的重大风险与挑战。实践证明,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因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是有力保证。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仍将面临长期而复杂的考验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

  觉,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决定行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党的自我革命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新时代继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就是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其实质就是恪守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这一初心和使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中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先锋队本色和昂扬奋进姿态。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一条成功经验。坚持守正与创新,既是我们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守正”就是要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首先要守正,就是要始终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因此,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和源泉。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变革,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创造性开展工作,以新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在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中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篇四: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历程及启示

  作者:禹竹蕊王旗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作者简介:禹竹蕊,1975年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王旗,1996年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禹竹蕊,王旗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成都610071)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与党的纪律建设密不可分。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纪律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指导,以党内法规制度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行为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旨在保障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障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成立至今,我党的纪律建设经历了萌芽探索、曲折波动、恢复发展、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即推进纪律建设要秉持基本原则、要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要与体制改革相辅相成、要与制度建设相互融合、要与法治建设相得益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从严治党;百年历程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21)01-0007-06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1]。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纪律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指导,以党内法规制度规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行为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旨在保障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障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2]。

  纪律严明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3]。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党的纪律建设逐步趋于成熟,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党推进纪律建设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的纪律建设经历了萌芽探索、曲折波动、恢复发展、全面推进四个阶段。

  1.萌芽探索阶段。党的纪律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萌芽,着重围绕组织纪律、军队纪律进行探索。一是重点形成和发展组织纪律。明确组织原则,确立“四个服从”为党的组织纪律,为党组织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夯实根基。二是加强军队纪律建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这一时期我党我军从上至下最严格执行的纪律之一,为我党夺取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创建党内监察制度。设立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央党务委员会的目的在于督促全党全军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党的监察机关”在党的七大党章中被单列为一章。事实上,这些举措也切实增强了我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纪律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石[4]。

  2.曲折波动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一如既往地重视纪律建设,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纪律建设遭遇了曲折。一是大力发展纪检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正式

  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下设工作部门,主要负责检查审理党内违纪行为。党委会议必须定期讨论纪律检查工作这一规定已正式成为一项制度,使得纪律检查工作的首要和直接任务不但得以明确,对全党的纪律执行也统一了标准和界限[5]。随着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宣告成立,纪检制度的发展加大了执纪力度,也增强了党纪的严肃性,有效预防了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蜕化变质。二是严惩违法违纪行为。1950年,全党和全军开始整顿工作和生活作风。1951年底,开始“三反”运动,查处刘青山、张子善等典型贪污案件,为后来党内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历史遵循[1]。此后,党的八届九中全会进一步修订了有关党的纪律。事实上,大力发展纪检制度,严惩违法违纪行为,加强党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有利于扭转全党风气,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但令人扼腕的是,党的组织和党内民主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破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的纪律建设成果也遭到破坏[4]。

  3.恢复发展阶段。党的纪律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正式步入恢复发展阶段。一是加快党内纪律的制度建设,出台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制度,拓展了纪律建设的制度依据。二是恢复和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重新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建立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并加强了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规范了纪律检查工作,使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完善[1]。三是健全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度化从中央做起,以加强对党的领导人的监督和制约[4]。四是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成立国家反贪污贿赂总局,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这对于维护党的各项纪律的严肃性成效显著。

  4.全面推进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正式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一是把政治纪律摆在首位,明确纪律建设的重点,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严明组织纪律,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加大了问责力度,尤其是加大了对失职失察的党组织的问责。三是加强六大纪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两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扎紧制度建设的笼子,用纪律来保障党的建设。四是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纪律建设,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巡视体制机制,并纵深推进反腐倡廉,同时加大对脱贫攻坚中出现的微腐败等现象的查处和整治。

  二、党推进纪律建设的深远意义

  1.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发挥无产阶级政党优良传统的重要保证。加强纪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宝贵品质和优良传统。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认为纪律建设是建设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首要条件、重要原则、重要武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6]。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加强纪律建设。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要求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党的六大在党章中明确提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为所有党员之最高责任”。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是成为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成长壮大的胜利密码,为我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奠定了政治、纪律基础。虽然党的纪律建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过曲折波动,但从改革开放到迈入新时代,我党始终把纪律建设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使党的纪律和规矩得到充分尊重和重视,为无产阶级政党管党治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加强纪律建设是我党坚持和发扬无产阶级政党优良传统的重要保证。

篇五: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从那时起,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封建统治阶级发起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都最终归于失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几天后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结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在这之前各地建立的党组织,都是党的早期组织。关于一大的召开,党史大家胡乔木同志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毛泽东同志在总结党的创建的历史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党带领人民流血牺牲,历经千难万险。可以说,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它是红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曾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同志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掷地有声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1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异常艰难和复杂的。由于长期战争,国内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国民党残余伺机破坏,匪患严重。有些地方还未得到解放,很多基层还未建立政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孤立我们、在经济上封锁我们、在军事上威胁我们。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随后美国入侵朝鲜,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新中国站稳了脚跟。正像后来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

  同样,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提出过问题:“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很快有了中国历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生产出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拖拉机,自行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首次培育

  2

  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等。经过20多年的奋斗,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邓小平同志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也被公认为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进而转化为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大庆工人王进喜同志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铁人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忘的印象、记忆和感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河南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就是这时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中国的实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49年

  3

  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4

篇六: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史对党的土地政策理解和体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为真理而求索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复兴史。百年历史中,“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从党的百年历史看,土地政策不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都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学习、总结、传承和发扬党在制定和执行土地政策过程中形成的做法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把握新阶段土地政策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党初期(1921—1937年):土地革命

  这一时期,面对反帝反封建的形势任务,党采取了土地革命的方式,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将其分给贫农和中农,目的是建立并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工农政权。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形成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开展北伐战争。在此期间,党领导农民群众建农会,“打土豪,分田地”,农民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之后,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理论和政策,并采取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方式,实现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在理论层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进行了大量的农村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调查报告,提出了“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等论断,为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实践层面: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率领部队到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此外,党还在赣西、赣南、闽西等地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并于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在法律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部法律: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力平均分配。可以看出,随着形势的变化,土地法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土地革命的对象更加明确,土地革命的方式也更具针对性。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完善,不仅全面总结了土地革命的成功经验,也为后来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借鉴参考。

  通过土地革命,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他们也认识到党是为劳苦大众利益而奋斗的,因此积极拥护土地革命、拥护共产党,纷纷参加红军,形成了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伴随着土地革命广泛开展,党在农村扎下了根,农村革命根据地和革命队伍不断巩固壮大,从此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耕者有其田

  这一时期,面对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势任务,党将土地革命政策转变为减租减息政策,目的是为了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减租减息政策在各抗日根据地成功实施,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抗日力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减轻了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密切了农民与党的关系。二是激发了农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抗日战争爆发时的几万人,激增到抗战结束时的120万人,还有220多万民兵。三是保障了地主和富农对土地的所有权,调动了包括地主、富农等在内的各方面人士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时期,党在延续一段时间的减租减息政策之后,为了夺取全面胜利和建立政权,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目的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国共两党和谈失败,解放战争爆发,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我们党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主要经历了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两个阶段。

  减租减息。抗日战争胜利初期,为了巩固解放区,党继续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1945年11月,毛泽东强调:“我党当前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目前我党方针,仍然是减租而不是没收土地。”

  通过土地改革,劳动人民实现了政治上的解放和经济上的独立,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的革命热情。据统计,三大战役共动用民工880多万人次,大小车辆141万辆,牲畜260多万头,粮食8.5亿斤,战场上的子弹、炮弹和粮食,都是人民群众夜以继日运送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展厅的主题写的是“人民的胜利”。历史充分证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支持,党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农民所有、家庭经营

  这一时期,党在全国推行并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00多亿斤增加到3200多亿斤,增长了45%;农

  民收入较1949年增长了30%以上。此外,不少农民盖新房,添置生产资料,购买各种消费品,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2—1956年):农民所有、合作经营

  这一时期,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形势任务,党在坚持土地农民所有的前提下,发展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顺利实现,朝鲜停战谈判双方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协议,战争可望不久结束。在这样的背景下,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当时,不论是发展互助合作还是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都坚持土地农民所有,“按劳取酬,按股分红”,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和成效也较为明显,当时的统计资料表明,合作社80%以上都是增产增收,并且一般都是互助组优于单干,合作社又优于互助组。

  人民公社时期(1956—1978年):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这一时期,面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形势任务,党通过发展人民公社的方式,将土地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为了尽快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力图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崭新局面。1956年6月30日,全国人大颁布《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入社的社员必须把原属于私人所有的土

  地及耕畜等交给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体所有;由集体统一组织农业经营活动;劳动成果完全依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分配。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随后,全国农村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集体所有、家庭经营

  这一时期,党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赋予农户承包经营权,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家庭经营”。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一份不到百字的保证书上摁下了鲜红的手印,开始搞大包干。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提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穷落后的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中央连续出台多个一号文件,都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6年初,全国超过99.6%的农户实行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在我国农村全面确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断完善。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2008年,党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

  为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国家从法律层面明确土地经营制度,保障其顺利实施。1993年宪法修正案指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1999年宪法修正案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3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保护、流转等作出了详细规定。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用益物权。2009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进行调解和仲裁作出规定。至此,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年以来):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

  这一时期,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创立了“三权分置”制度,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流转需求越来越旺盛。为适应这种发展需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提出“三权分置”,实现了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向“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的转变。一是建立“三权分置”制度。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

  作会议上指出,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三权分置”作出系统全面的制度安排。二是开展确权登记颁证。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全国2838个县、3.4万个乡镇、55万多个行政村开展了确权工作,将15亿亩承包地确权给2亿农户。三是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宣布,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目前,正在分批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

  实行“三权分置”,实现了农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使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截至目前,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到5.55亿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家庭农场超过30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90万个。

篇七: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前行新征程网评文章

  学习历史,我们必须掌握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定论,从历史脉络和线索来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即: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现在,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的那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推荐访问:党的百年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几个 可以分为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