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笔读书心得范文3篇

病隙碎笔读书心得范文3篇

病隙碎笔读书心得范文篇1

当我翻开《病隙碎笔》时,那位与病魔作战的勇士,又出现在我眼前。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我们都是自己的人生戏剧中的主角,我们不能随意更换自己在人间戏剧的角色,所以,我们要尽力扮演好我自己的角色,虽然不能做到最好,但至少要努力做到更好!人们所以需要戏剧,是需要一处自由的时空,需要一回新魂的酣畅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戏剧,而我们同时又在别人的戏剧中扮演着或轻或重的角色,加油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然,它里面还有对信心的理解。“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虽然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但是现在我面临着高考,对于信心我有自己的理解吧,信心是在我面对困难停滞不前的勇气,是我彷徨时的引路灯,是我失败时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我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在那些漂亮的女生的光环下,确实有点自卑,但是,这本书中“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怨愤的积累。”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步步深险,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迎候解放。所以,我选择解放。这本书,我会永远珍藏的!好好研读!

病隙碎笔读书心得范文篇2

三月的阴霾和霉雨天气,浓罩着整个天地,接近一个月的日子,都很少见过阳光,偶尔的阳光出现,也像是古时待嫁藏在深阁的少女般,刚一探头,又躲闪了进去。也许是天气的原因,感冒了,整天昏昏沉沉的却也难受。网购的史铁生的书《病隙碎笔》恰好就到了,生病的时候看《病隙碎笔》,却分外令人感慨。

曾有记者问史铁生职业是什么?史铁生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的确,在他短暂却辉煌的人生里,他有48年是在病中,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最饱满而健全的思想,他体验到生活的苦难,但却用最光辉的文字述说存在的快乐与明朗,他照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得到信仰与梦想。

在《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中,他说:“我觉得人是应该有一个信仰的。信仰就像刚才说的,我觉得我是残疾的,但有一个完美的境界存在,那么这就成为我的信仰了。信仰和梦想差不多,没那么多实际的好处,它只是给你一种心灵的安慰。”

心灵的慰藉在这里,已经超越各种其他东西了,这个世界,从来就拥有着不完美,完美的体现,就是残缺,身体的残缺,却令他的心灵闪现着最神圣的完美。

病隙碎笔读书心得范文篇3

起初,是在《南方周末》的一篇书评中读到这句话——“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由此,被震动。没办法不震动。其时,我正不断地被失败的利齿所啃噬,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我的内心深处,极需要有一个外在的明证,好说服和宽慰自己:这样的坚持是必须的,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于是,几次三番地去那家书店,终于等到了它的出现。待一口气读完它,始知它的分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信手翻开一页,你的目光就不能不被这些貌似平常的语句所触动。关于史铁生,我想大多数人除了对那篇堪称美文的《我与地坛》印象深刻以外,便是从各种报道中得知他的残疾与他的笔耕不辍。你可以敬佩他的顽强,也可以效仿他的文笔,但,你无论如何学不来他的坦然与豁达。因为,相比史铁生而言,我们都太幸运了,也太轻视生命的意义了。人的一生中,需要面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多得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期而遇的往往不是惊喜,而是意外,比如残疾,比如失意,比如一切的不公和怨怼。看看这些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断随笔吧,这些写于人生之上的哲学笔记。一个健全的身躯未必比一颗健全的心灵强壮,因为,惟有后者,才可能一以贯之地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尤其在当下这个市声喧嚣,物质泛滥的尘世间,要保持心灵的健全是多么地不容易。因而,读这些从容而安详的文字,实在令我们这些身陷红尘而身不由己的凡夫俗子们汗颜,既而反省与沉思。

共六部分243则笔记式的随笔,涉及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它们既是间断的(作者的病情似乎也不允许他撰写长文),又是连通的,沉着,宁静,却又铿锵入耳。那是他以笔代步,以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踏出的强有力的足音。这既是作者的人生笔记,亦可说是一册通俗哲学读本。其间,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或判断,也没有佶屈聱牙的语词、段落或引文,只有作者于病痛的折磨中记录下的文字和思考,是平易的又是精辟的,是朴实无华的,又是鲜活无比的。正是通过他那双“对生命意义不肯放松的累人的眼睛”,读者可以藉此反观个人的懦弱与流俗,重新检索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与作者一同追问和解答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在很多作家的笔下,我都读到过它们对史铁生的文字和他本人的敬畏与推崇。但这本《病隙碎笔》却没有通常的“序”和“跋”。我想,也许他的文字是无法概括也无法提炼的,惯常的方式不足以取代这些文字的真正意义。没有谁能担得起这份殊荣,而他,同样也无须其他任何注解。

在很多个辽阔无边的暗夜里,在很多个徘徊于取舍之间的瞬间,幸而,我的手边有这样的文字与思考,为我提供一面透视凡尘的明镜,拨云见日,窥见道路的尽头,仍将是精神的恒途。

推荐访问:心得 读书 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1500字高中生 病隙碎笔读书报告 病隙碎笔句子赏析感悟 病隙碎笔经典语录感悟 病隙碎笔好句摘抄 病隙碎笔经典句子摘抄 病隙碎笔经典段落赏析 病隙随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